米乐官网张宝冬站相战寿州斩夫剑战长沙张宝斌翟树德战裙斩窦娥制氧站听上去是一个“站”,但起初只有一个兵。随着这个兵越当越老,他也就成了大家口中的“氧站长”。
有战士还因此闹出了笑话。做电话表时,制氧站一级上士史渭的姓名一栏中,赫然写着“杨史渭”。对此,史渭倒也豁达:“管他‘羊史渭’,还是‘牛史渭’,咱制的氧好用、管用、官兵们喜欢用就行。”
制氧站位于营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无论早晚,来这里灌氧的官兵络绎不绝。灌氧间隙,陕西籍的战士们最爱缠着“氧站长”,请他吼一嗓子秦腔,“斩韩信米乐官网、杨家将——一嗓子就把我们‘拽’回了故乡。”
山上氧含量低,不光要吸氧,还要有意识地锻炼肺活量。“氧站长”口中,氧气和土豆、青菜、白面一样,初上高原我们的身体都需要,在高原要坚持吸氧,避免高原反应的发生。与此同时,也要积极适应高原环境,在保证良好身体机能的前提下精武强能,苦练战斗本领。
移防之初,官兵吸氧并不方便。当时,制氧站还在规划中,氧气要去友邻单位拉运,储量只能保证官兵在出现症状时,给予及时有效补充。
“历史上,曾有官兵因缺氧突发肺水肿、脑水肿,长眠在雪域高原。”听完史渭的汇报,党委会上旅领导一锤定音:“加快氧站建设进度!保证官兵既吸得上‘治疗氧’,也吸得足‘保健氧’。”
制氧站很快建成,史渭站在门前,和战友们约法三章:“来灌氧,一不许抽烟,二不许玩手机,三要轻拿轻放氧气瓶。”
时间一晃,过去了好几年,史渭渐渐成了很多战士口中的“氧站长”,心里的“老兵哥”,关于他的故事,战士们能说出很多细节——
逢年过节探亲家属多米乐官网,需氧量比平时大米乐官网,“氧站长”春节就没休过假,守着机器就把过年饺子吃了;
制氧站见不得电火花,手机要放在铁皮柜里,那次家里突发紧急情况,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他……
战士们说,班长为了制氧站付出了太多、舍弃了太多。那年迎春文艺晚会,有战士把“氧站长”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剧目的名字就叫作《坚守》。坐在台下看节目,“氧站长”努力“绷”着笑脸,但还是没忍住,泪水哗哗往下流:“这几年的工作没白干。”
卫生连做了一次调查,自制氧站建成后,再无官兵罹患重症高原病,部队体能训练成绩节节提升,“每一个闪亮的军功章里,都有‘氧站长’的贡献。”
“听说了吗,旅里准备新建‘弥漫式制氧系统’。”灌氧间隙,有战士向“氧站长”透露了一则新闻。
“傻小子,那叫‘弥散式供氧’,以后咱们就不用推着小车米乐官网,往制氧站跑了。”“氧站长”一边科普,一边憨憨地笑着说,“到时候回宿舍就算是进了氧舱,不用插鼻管就把氧气吃饱了。”
“那以后我们不来,不就没人陪你‘谝闲传’了。”闻此,有战士悻悻地说。听罢,史渭把戒烟后已经变白的牙齿一亮:“你们要是想家想听秦腔了,随时来找‘氧站长’。”
和史渭常被战友们称作“氧站长”一样,供应保障队修理队长、中士舒通,也有一个独特的称呼——“水队长”。
营区建在一片盐碱滩上,以前用水只有一口深井。有人对水质做过检测,这水含有钙、镁、氟等元素,是不折不扣的“矿泉水”。
不好喝,这水也不好用——入口苦、下肚胀,时间久了会消化不良;洗头洗脸不起沫,衣服晒干硬如甲胄,水管线路也因积垢需要常维护。有官兵因此吐槽:“咋上了高原,连用水都成头疼事了。”
为了让战友用上“放心水”,舒通想过不少法子:去附近的村镇引市政自来水管道,计算后发现,管路太长压力不达标;为各营连加装净水设备,分散配置成本太高、净化速度也赶不上用水速度……
部队外出驻训,负责留守的“水队长”路遇一位军嫂。只见她一只手抱着军娃,另一只手还拎着2大瓶纯净水,从军营超市往家属公寓走,走几步就要放下水桶停下来擦擦汗、抖抖手……
“苦水苦,苦的是兵心。”经过深思熟虑,舒通将一份方案呈到旅领导案头,“购设备、改管路、建净水站”。
为弄明白这个问题,干了五六年水电维修的舒通,买来专业书,硬着头皮研究起来。
“咋?你这是要转行考研啦?”看到“水队长”的认真劲儿,身边的战友一开始没少调侃他;当了解到他“努力的方向”后,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
净水站刚建成,“水队长”不小心装错了一个小零件,导致压力桶破裂,全旅因此停了2天水。他抓起电话挨个向各营连致歉,并做出保证:“下次绝不再发生类似情况。”
说出去的话,敲下去的钉。为兑现诺言,“水队长”把净水设备操作指南翻得卷了毛边。好几次设备出现故障,他抓起工具就往蓄水池里跳;一年冬至,他在-20℃的车间里一熬就是一个通宵。
因为长时间和净水试剂打交道,“水队长”的手上生了皮炎,发作起来奇痒无比。为了不污染水源,他坚持不外用药膏。
水聚无形,水流无声。大会小会上,“舒通”这两个字很少被人提及,但营区处处都传着“水队长”的美誉。炊事班说,水没异味了,蒸的米饭更香了;战士们说,水质软了,洗头膏都比以前“经用”了;军嫂们讲,如今也敢用自来水烧水泡茶了。
新兵们没吃过“苦水”,看到他们训练结束后拧开水龙头就往肚里灌,舒通连忙上前阻止:“高原上气温低,小伙子再渴也不能直接喝生水啊!”
“吃过苦水的苦,才更知甜水的甜。”一名退伍老兵回单位重访战友时,特意给舒通和战友们带来了一盒家乡茶:“都说好茶要用好水泡,咱的水,配得上这盒茶。”
和面、切块、揉团,起灶米乐官网、烧水、上屉……距离起床号响还有一个半小时,一笼热腾腾的白面馒头就已出锅移入保温箱。
馒头白如雪,发丝色如霜。若不是看到二级上士熊志权衣领上的军衔,人们很难相信,眼前这名炊事班长——今年才30岁出头。
头发花白,熊志权常被战友称作“熊白头”。每每听到这个称呼,熊志权总是憨然一笑:“还不是为了大家吃得好,愁白了头。”
说起来有点阴差阳错。当初,因为训练中不慎受伤,熊志权被连主官安排在相对轻松的炊事员岗位。移防高原后,炊事班遇上的难题却一点也不比战斗班的少——气压小、沸点低,常常做出“夹生饭”;物流难、菜品少,一年到头餐桌上都是“老三样”。
为了调剂伙食,熊志权“愁白了头”的说法并非夸张。前些年供应鲜菜种类少,他就想办法在烹饪方式上变花样:“醋熘白菜”“乾隆白菜”“白菜火腿”……仅在白菜一个品种上,他就琢磨出不下20种制作方法。
高原做饭是体力活。体制编制调整后,炊事班由“连办伙”改为“营办伙”。“过去七八个人做百十来人的饭,如今工作量一下翻了四五倍。”说着,熊志权喘着粗气,从储藏间扛出一包半人高的编织袋,“这百余斤的土豆,只是一顿午餐的量”。
“夏天还好些,冬天淘米洗菜,炊事班几乎每个人手上都长了冻疮。”熊志权给记者展示了他的手——手背开裂、指缝也有裂纹,创可贴成了“必备品”。
因为懂得,所以包容。一年春节聚餐,鼓风机出现故障,炊事班包的饺子,全都煮露了馅。战士们二话没说,人人盛了一碗“片儿汤”,“战友们吃的,是对彼此的理解和体谅”。
也有那么一次,熊志权破天荒地挨了营司务长批评:“你知道这一盘生蚝运到高原要费多大事?下次再糟践好东西,别怪我不客气!”原来,随着高原部队后勤保障能力提升,官兵餐桌多了不少“新鲜货品”。
青岛的大虾、广东的螃蟹、张掖的芦笋……做惯了大锅菜的“熊白头”,还真拿捏不住这些“稀罕物”。那阵子,他天天站在锅灶前反复试验,小本上记得密密麻麻。
“定时7分34秒,这个时间蒸鱼刚刚好。” 那天,他将一屉子鱼小心翼翼摆进一片蒸汽氤氲中,并把烹饪工序精确到秒,因为清楚这些食材的来之不易。
“啪!”灶台跟前,熊志权将一团面重重甩在案板上。白练飞舞、银丝出锅,一份清澈透亮的牛肉面做好了。
看着打靶归来的战友纷纷盛起热汤面,他心满意足地歪在一张小马扎上打起瞌睡——从凌晨5点钟起床,他已经忙碌了好久。
“22424分队”,这是水电工、下士李启来,给自己所在岗位赋予的番号——“224”是全年的供暖天数;“24”是指在供暖期内,需要24小时守在机器前。
他的眼中,高原只有“冬夏”两季——漫长的冬季,他和战友黑白两班倒,为数千名官兵供应热水和暖气;短暂夏季,官兵轮流参加补训,为下一个冬季的到来做好准备。
兵龄稍长,又是党员,在还需烧煤供暖时,李启来主动扛下了添煤的活,只让另一名搭班的战友负责维护管路工作。
后来,煤炉变成燃气炉,燃气炉又变成地热源锅炉,供暖的工作量轻了不少,“22424分队”也从8个人缩减到了4个人。为此,李启来主动承包供暖期内夜班。长时间的黑白颠倒,让他沧桑的脸上长出许多“不合时宜”的青春痘。
漫漫长夜带来的“烦恼”不止于此。李启来说,这些年,他不止一次地叩问心灵:“当兵来干啥?难道就是守在锅炉房里数星星?”
不过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李启来读懂了自己岗位的意义。那是一个冬夜,暖气线路的一处主管道被冻裂。警报声响起,李启来披起大衣就去抢修。2个小时后,供暖恢复,李启来的双手被冻成了“胡萝卜”。
在只有机器运转轰鸣声相伴的夜晚,李启来养成了看书的习惯。这个只有大专学历战士的内务柜里,摆放着《机电原理》《中国通史》《时间简史》好多种书籍。
最近,李启来在“啃”一本关于电商经济的书,“过两年退伍回家,打算做点儿小生意……还可以开个‘二手书店’,一边开书店、一边卖咖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早在3年前,李启来就在心里盘算过退伍的事。可退伍季到了,他却舍不得走。旅军需营房科科长也舍不得这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就说“供暖的活没人接,你再顶2年。”
2年“顶”下来,李启来知道这一次真的是“归期已近”。前些天,他在一款手机软件上迷上了一台车,“越野车,还是四驱的!”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就从这座锅炉房出发,驾着那辆越野车,一路往东北方向开,先到、西宁,再到太原、北京……”
夜色中,李启来用手在空中比画着,“一路看看风景、看看人群,到首都看看广场,看看我用青春守护的地方”。